首页
生猪养殖技术
禽类养殖资讯
养殖百科
牛羊养殖资讯
禽类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资讯
鹅皮下气肿防治
皮下气肿是幼鹅等幼龄家禽的一种常见疾病。本病的发生,可见于粗暴捕捉,致使颈部气囊或锁骨下气囊及腹部气囊破裂,也可因其他尖锐异物刺破气囊或因肱骨、鸟喙骨和胸骨等有气腔的骨骼发生骨折,均可使气体积聚于皮下,产生病理状态的皮下气肿,此外,呼吸道的先天性缺陷亦可使气体溢于皮下。 本病多发生于1~2周龄以内的幼鹅,临床上常见于颈部皮下发生气肿,因此又称之气嗉子或气脖子。 1.临床症状。 患鹅颈部气囊破裂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的高效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
1精心选择牧草品种 鹅是草食家禽,喜食的牧草有黑麦草、齿缘苦荬菜、毛苕子、豌豆、甘蓝、籽粒苋、白三叶等,以及一些菜叶、藤叶和野生牧草,其中黑麦草、齿缘苦荬菜是养鹅最好的牧草品种。但为了保证鹅的青饲料均衡、充足供应,必须搭配种植多种牧草,饲养种鹅更要注意全年均衡供应牧草。种植牧草应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地块或充分利用秋冬闲田,根据牧草的不同播期,安排牧草的种植,如秋冬闲田种植黑麦草、毛苕子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的选种技术
浙东白鹅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肉质鲜美、早期生长快的特点。种鹅可以通过遗传物质把自身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特征传给后代。只有不断选种,把好的个体选出来,作为种鹅,才能不断提高后代的各种生产性能(如产蛋、产肉、产毛性能等等),必须予以重视;一、种鹅来源要清楚,避免近亲繁殖。必须从有生产、繁殖纪录的种鹅场选购种鹅。是时提倡不同地区互相串换种鹅(主要是指公鹅)。二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的选种与选配
鹅的选种 (1)选种方法①根据外貌与生理特征进行选择种鹅的外貌、体形结构和生理特征反映出各部位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是种鹅生产性能的外部表现。因此,可作为判断生产性能优劣的参考依据。外貌选择首先要符合品种特征,其次要考虑生产用途。 对于蛋用型鹅,选择母鹅的要点是,头部清秀,颈细长,眼大而明亮。胸饱满,腹深,臀部丰满,大而圆润,脚稍高,两脚间距宽,蹼大而厚,羽毛紧密,两翼贴身,行动灵活而敏捷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技术 (1)
一、生活习性 1、喜水性 鹅习惯在水中嬉戏、觅食和求偶交配,每天约有1/3的时间在水中生活,只有在产蛋、采食、休息和睡眠时才回到陆地。因此,宽阔的水域、良好的水源是养鹅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2、合群性 家鹅具有很强的合群性,行走时队列整齐,觅食时在一定范围内扩散。鹅离群独处时会高声鸣叫,一旦得到同伴的应和,孤鹅会循声归群。若发现个别鹅离群久不归队,其发病的可能性很大,应及早做好防治工作。 3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的循环出栏饲养法
选择优良鹅种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且性情温顺的鹅种,如皖西白鹅、四川白鹅、豁鹅、扬州白鹅、豁鹅或四川白鹅与皖西白鹅的杂交鹅等。 雏鹅保温饲养刚出壳的雏鹅要进行温室饲养,温室内可用红外线灯泡或木炭加热,温度要保持稳定,1~2日龄为29℃,7日龄以上为27℃。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饲喂室要留小门与温室相通,以便于雏鹅自由采食和活动。饲料和饮水要供应充足、清洁,垫草要保持干燥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的小鹅瘟疫病防治
小鹅瘟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多发生于15日龄以内的雏鹅。适时地免疫接种小鹅瘟疫苗是防止该病发生的重要途径。预防时可在种鹅开产前30天肌肉注射小鹅瘟疫苗,所产种蛋可获得母源抗体,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避免发生小鹅瘟。对开产前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的雏鹅,用其种蛋孵化的雏鹅无母源抗体,应在雏鹅出壳后立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10日龄后再接种疫苗1次,可获终生免疫。 禽霍乱是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型传染病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的 肥育方法
中鹅养至主翼羽长出以后,转入肥育期。以放牧为主饲养的中鹅架子大,但肌肉不丰满,膘度不够,出肉率低,稍带有青草味。因此,需经过短期肥育,达到改善肉质、增加肥度、提高产肉量的目的。鹅肥育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放牧肥育法。放牧肥育法是最经济的一种育肥方法,在农村采用较为广泛。主要利用收割后茬地残留的麦粒和残稻株落谷进行肥育。放牧肥育必须充分掌握当地农作物的收获季节,预先育雏,制订好放牧育肥的计划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病防治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空气混浊、场地潮湿是造成鹅啄羽的最大外因,一定要控制好,否则严重影响羽毛生长。另外,在春季晒太阳对毛的生长、防止啄羽很多裨益。有条件的最好检查是不是有寄生虫,再有就是由于饲料搭配不合理造成的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疫菌苗
1.小鹅瘟雏鹅苗本品采用鹅胚多次传代获得的小鹅瘟弱毒株,经接种12~14日龄鹅胚,收获感染的鹅胚囊液,加入适量的保护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性状:呈乳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用途:用于预防雏鹅小鹅瘟。剂量与用法:本疫苗适用于未经免疫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种鹅免疫后己达到7―8炕以上的雏鹅作紧急预防接种。使用时按瓶签注明剂量,即按1:100倍稀释,给出壳后24小时以内的雏鹅皮下注射0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球虫病诊治
1.临床表现:发病鹅精神不佳,羽毛蓬松,呆立不动,食欲减少,饮水增多,粪便呈稀白色,个别出现神经症状,两翅下垂,排红色血便,卧地而死。 2.剖检变化:病雏粘膜苍白或发绀,喙变紫色,眼球下陷,肝脏肿大色深,胆囊充盈;整个肠道尤其是小肠下段及回肠段、肠系膜充血,表面可见白斑或白线,肠腔增粗;剖开肠道,肠粘膜充血、出血;在回盲瓣下和直肠中段,粘膜被覆糠麸样假膜,假膜包裹在粪便外表形成肠栓;急性病例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流行冒防治
流行病学 鹅流行冒简称鹅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某些致病性血清亚型毒株引起的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0日龄内的小鹅。近年来,鹅流感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大多是因为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感染。死亡率一般为50%~90%。 临床症状 以急性型多见,患鹅突然发病,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双翅下垂,体温升高,减食或废食;眼红流泪,部分鹅单侧或双侧性角膜混浊,重者失明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鹅流行冒怎么防治
鹅流行冒不同于禽流感,该病是由嗜血杆菌引起鹅尤其是幼鹅的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般在10%―25%左右,严重的甚至高达90%以上,在某些养鹅地区常造成严重损失。 1.病原及流行特点: 鹅流行冒的病原为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菌体大小约为1.5微米×0.5微米,常呈单个或成对排列,无运动力,不产生芽胞和荚膜。 本病仅感染鹅,不同日龄的鹅均可发生感染
禽类养殖技术
2024-12-20
0
首页
上一页
1
...
3
4
5
...
8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鹅高锰酸钾中毒及防治
0
鹅饲料的配制
0
鹅饲养技术
0
鹅链球菌病防治
0
鹅裂口线虫病防治措施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鹅裂口线虫病防治措施
0
鹅裂口线虫病防治
0
鹅螺旋体病防治
0
鹅蛋的自然孵化技术
0
鹅舍的消毒法
0